2016年,西安区紧扣区域发展主旋律,聚焦产业带动,充分发挥市场主导、企业主体作用,构筑装备制造、建筑建材、健康食品、新材料“老四样”+文化旅游、汽贸物流“新两样”的主导产业格局,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,实现了“十三五”良好开局。
抓牢实体经济,项目建设稳步推进
坚持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稳增长的主要抓手,围绕装备制造、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上项目,围绕补齐服务业短板引项目,围绕争取国家政策谋项目,集中谋划新上了一批具有全局性、战略性、基础性的重大项目。今年,谋划实施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60个,其中新开项目13个,续建项目47个,总投资280亿元。目前,聚源重型、隆盛源机械、希玛生物新建设项目均进入试生产,佳德化工碳纤维项目已完成新建厂房建设。截止12月末,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.7亿元,同比增长13.1%;技改投资预计完成40亿元,同比增长12.7%。同时,支持企业主体强化自主创新,着力推动石墨深加工、恒信智云等高科技产业项目创新发展。目前已有聚源重型、隆盛源机械等6户企业纳入“中国制造2025”重点工业项目库。
抓实有效投资,充实完善项目储备
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突破口,围绕“4+1”发展战略,紧紧抓住新一轮振兴发展机遇,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、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,谋准重点产业、瞄准重点项目、找准重点区域,积极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实现质与量的提升和优化。2016年,全区引进国内域外资金71亿元,同比增长11%。此外,围绕“三个五”发展战略,以建设“五个西安”为目标,以装备制造、建筑建材、健康食品、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及文化旅游、汽贸物流两大新兴产业为主,谋划包装汽车4S店项目、活性炭项目、汽车模具项目、现代高效物流园建设项目等具有可行性、成长性和针对性项目20个,进一步提高招商项目储备的数量和质量。
抓准三产短板,激活产业新生动力
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,全力补齐三产“短板”,着力培育商贸物流业,推进仙城城市综合体、汽车4S店、创业大市场等项目实施,全面推进服务业提速升级。凯旋王国创意园项目水上游乐设施和滑雪场已建成,酒店外部装饰和配套设施也在同步完善当中。同时,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兴服务业,开发文化旅游业,深度挖掘“民俗泥塑”、“百年龙泉”等文化资源,打造特色品牌,促进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。此外,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,大力发展精细种植业、精品畜牧业和精深加工业,龙背村有道现代农业初步实现电商运营。(盛妍妍 张洪伟)